行李箱男孩   

【內容簡介】

  星期六,尋常的立陶宛早晨。西濟妲帶著三歲的兒子米卡斯到幼稚園的遊戲場玩耍。忽然間米卡斯跳起來跑向一位年輕女子。那是西濟妲記得的最後一件事--等她從腦震盪的劇痛中醒來,米卡斯已經不見了。

 

    同時間,丹麥富商楊恩正滯留在前往蘇黎士的班機上。心急如焚的他在機上打了一通電話給他的秘書卡琳。幾個小時之後,紅十字會的志工護士妮娜接到好友卡琳的電話。妮娜依照卡琳指示,打開車站的43號置物櫃,發現裡面放著一只光亮的深褐色行李箱--裡頭塞了一個全身赤裸的小男孩,雙眼緊閉,彷彿一件被摺疊的襯衫!

 

    妮娜慌忙提著男孩逃離現場,並與卡琳約定在郊區的小屋見面,卻發現卡琳在床上活活被人打死--是誰在追殺卡琳?這些人千方百計要奪這個男孩,究竟是為了什麼?男孩嗚咽著「媽媽,我要媽媽!」--這個孩子不知在哪兒還有個媽媽!

 

    一位憤怒絕望的母親、一個救子心切的富商,牽連一名無辜捲入的護士,和為愛亡命的暴徒--四個毫無交集的人,竟因一只行李箱深埋的罪孽、邪惡而交纏。富裕的天堂難道只是人性醜惡構築出的夢境?而人究竟要為實則殘酷的善與愛,付上何等痛切的代價?---------(引用自柏克萊網路書局)

 

【讀後心得】

  人說:「自《行李箱男孩》之後,再也無人談論千禧三部曲!」或許,實際看完本書會讓人感覺有些言過其實

北歐犯罪小說有許多眾所皆知的著名代表作,如《千禧年三部曲》、《知更鳥的賭注》、《三秒風暴》和《懸案密碼》等,相信喜愛懸疑推理犯罪小說的同好們都有接觸,北歐這類的小說一般來說通常都具有與美澳有別而獨特的風格,內容結構相當嚴謹,情節氛圍冷冽如當地的酷寒氣候。

雖然《行李箱男孩》一開始帶入的情節還滿吸引人,感覺還不錯。但接下來整個描述過程卻讀起來似乎就是不怎麼精采,與稍早提到的作品比較起來,略遜一大籌。我把這種類型歸類於後繼無力型,這多少和寫作者在寫作上有所關係,這項缺點卻讓讀者不會想一口氣讀完(精采之作會讓人根本不想放手)看著書封外的評論,認為有時候還是不要太相信書評(當然很多時候也常見仁見智,所以本人的看法也僅供參考)。

多年前西濟妲將自己的小孩賣給富翁楊恩,小孩長大後卻得了罕見的腎臟疾病,因此計畫綁架西濟妲另一個具有同血緣的小男孩,想非法進行器官移植而發生了整個緊張的故事。仔細想來,現實生活中確有此可能,而這也更進一步讓人思考另一個醫學上的爭議:複製人的issue.如果能針對器官加以研究複製,是否不僅能增加人類壽命更可避免許多非法器官移植的犯罪現象出現?當然這需要有非常嚴格的管控和機制,否則終將也淪為金錢交易與利益的工具。

這又讓人聯想到:道德與金錢,自古以來總是人類不斷面對的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舞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