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919970643697  66

   者:皮耶勒梅特(Pierre Lemaitre)

出版社:時報出版社

 

【內容簡介】

    

    《子裡的愛麗絲》內容共分成三部:

 

      第一部,以愛麗絲被綁架為開端,並以此為主題。並帶出故事主要精神人物卡謬(警探)和助手路易、與共事十多年的同事阿蒙。三人各具鮮明的特色與專長,甚至彼此個性與人格有著強烈的對比,作者巧妙的安排三人互補短長,也常有讓人會心一笑的畫面。

     此部以愛麗絲被困在籠中與卡謬偵辦此案為兩條主軸,交叉描述。等到卡謬等警探到達綁架現場時,嫌犯以死,而愛麗絲早已靠自己的力量逃脫,現場只殘留汙穢不堪的木頭碎片、老鼠腐臭味、血跡與排泄物。而愛麗絲如何逃脫的過程,是本部最精彩之處,讓人大呼過癮。

(第一部結束,疑問:嫌犯已死,接下來還有二百多頁,故事會怎麼發展?!這麼一個容易啜泣的女孩,竟然可以意志堅強的靠自己之力逃脫,如卡謬所想,不是一個普通女孩)

      第二部,逃脫後的愛麗絲繼續展開一連串的殺戮。從一個受害者轉變成兇手的角色(故事的轉折)。而卡謬(一個具有直覺敏銳、判斷精確、具有某種精準的靈感、對於案情能作情境融入式的推論與猜測的警探)不久即發現和幾年前的幾件死亡案例有著不謀而合的共通性:死者均為男性、腦部被重度敲擊、綑綁、從口倒入稀釋80%的硫酸腐蝕(死狀悽慘)。所以結論認為犯案動機必定與「性」有關,但這很快就因普雷哈迪飯店女老闆的死亡而打破。(故事在這裡又一次轉折)警方對兇手掌握的資料總共還塞不下一個火柴盒,因毫無前科的愛麗絲居無定所,有過娜塔莉、莉亞、茱莉亞……許多不同的身分。

     最後,準備逃亡的愛麗絲卻被發現自殺在自己入住的旅館裡。(又一次轉折)

(這二部結束,愛麗絲血腥、殘忍、無情的殺害手段,令人感到不寒而慄,諷刺的是,另一個常哭看似柔弱的她,在作者筆下如此讓人感到兩極。疑問:真正的犯案動機?為何準備逃亡卻又自我了斷?)

      第三部,瓦蘇爾(大愛麗絲7歲同母異父的哥哥)與卡謬等人之間的精采鬥智攻防戰。

     愛麗絲的日記提供了往事真相,瓦蘇爾卡謬路易阿蒙間彼此對話的試探,激怒、嘲諷、無可奈何,真相的漸漸抽絲剝繭。最精彩之處,到底愛麗絲之死甚麼才是真相?是純粹自殺?瓦蘇爾他殺?還是愛麗絲故意布局整個事件,陷害瓦蘇爾?(連結局都還是懸疑)

     *雖然有點牽涉到故事內容,但仍有許多非常精采之處值得自己深入閱讀~~~

 

【讀後心得】

   又再度驚呼、讚嘆、震撼可以閱讀到一部如此迷人精彩之作!

      從翻開的那一刻,整個思緒就深陷在作者那高度掌握懸疑、驚悚、處處轉折的文字空間裡,又是一本只花兩天就K完的必讀代表作。(不像許多同類型小說,煽情的前提逐漸消逝,本書有著驚人的情節轉折,戲劇張力隨著死亡人數逐步升高──是一本提神駭人又一氣呵成的讀物──《衛報》)

      但這一次《籠子裡的愛麗絲》與之前閱讀過的作品有著極大的差異。主要在敘事發展的部分,高潮迭起、轉折多端且變化合理。全書分成三部,每部分除了相互連貫外還均有各自故事發展的重點與演變,作者讓讀者閱讀中看似已掌握了關鍵也看清了事件,卻在下一秒又突然有了轉折,推翻之前的想法。即使在最後一頁的結局,對於整個故事仍存有懸念,太不可思議了!!

    《籠子裡的愛麗絲》有著犯罪小說人性的陰暗和缺陷的呈現;懸疑推理小說嚴密與錯綜複雜的架構;驚悚小說所該有的血腥與冷酷。作者對於主角的塑造,也與眾不同。一般來說這樣的小說裡通常都會有一個如福爾摩斯般獨特的探長 《籠子裡的愛麗絲》也不例外與眾不同的是大部分主角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帥氣高大孤獨(或孤僻)且有過身體上或心靈上的痼疾或創傷,探長卡謬與這些主角間最大的差別在於他的外表他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侏儒(矮到不只是殘障的程度)和高大的分局長勒關站在一起簡直像卡通人物助手路易則是一個超級有錢、身穿名牌、博學多聞的警察和另一個小氣吝嗇的警察阿蒙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人物之間幽默的對話與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常會問自己:為什麼對犯罪懸疑驚悚、推理小說比較偏愛?在許多精彩的作品裡我漸漸找到答案,一直認為世界上最複雜難懂的是人性,這類作品在作者深入的觀察或自身深刻的體驗之下,透過那精鍊的筆觸生動而真實的呈現,就好像讓自己對於人心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中也加以省思人性的本質。

      《籠子裡的愛麗絲》從頭到尾精密緊湊讓人忘記呼吸的劇情,讓人汗毛直豎的殺人血腥驚悚過程,連結局還有讓人目瞪口呆、陷入沈思的懸疑,絕無冷場,保證值回票價。寫完有痛恨自己詞窮,無法詳細深入介紹作品精髓之恨。

         讚!!超讚!!!真的超級好看~~~推薦給愛好懸疑犯罪小說者,此為必讀之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舞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