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是兇手  

   者:米克・約斯, 漢斯・路森菲特(Michael Hjorth,Hans Rosenfeldt

出版社:高寶出版 

【內容簡介】

    事件始於一通電話。一位母親向警方報案,表示她十六歲的兒子羅傑在韋斯特羅斯失蹤了。經過初步調查,警方認定少年只是好玩離家。然而,幾天過去,少年依舊下落不明。沒多久,搜索隊有了驚人的重大發現——他們找到羅傑慘遭肢解的屍體。

  瑟巴斯欽・柏格曼。心理醫師、犯罪心理學家,也是瑞典數一數二對連續殺人狂頗有研究的頂尖專家。一天,他來到韋斯特羅斯處理母親身後留下的房產。瑟巴斯欽是個深受死亡糾纏的男人。自從妻女死於二〇〇四年大海嘯之後,他放棄一切學術研究,也不再與警方合作。

  然而,當警方明白他們要找的是心性狡猾、下手狠毒的殺人犯時,知道必須請出犯罪心理高手。於是他們找上瑟巴斯欽。儘管他的傲慢自大時不時激怒並肩查案的調查組員,警方仍倚重他對嫌犯的心理分析,與他密切合作。

  調查組和瑟巴斯欽一步步抽絲剝繭,離黑暗的真相越來越近。此時卻驚覺殺死羅傑的凶手還不打算停手——唯有瑟巴斯欽能阻止他!

【讀後心得】

    正義的腳步總是落後邪惡一大截,但正義卻堅持毫不妥協。它的窮追不捨、抽絲剝繭,終將使零碎的線索逐一到位,漸漸把分散四處的細小拼圖一一拼湊成最後的成品—「真相」。這個推開如墨般黑幕的過程,艱辛漫長又緩慢,卻也是「犯罪懸疑」小說最誘人之處。

      《我不是兇手》即深具這種誘人的魅力,懸疑力濃、緊湊度高、轉折性強,挑戰著讀著的判斷與推理能力。優秀警探與頂尖心理學家兩個角度的相互較勁與合作,破解真相前對案情提出的假設與推理,彼此針鋒相對,卻也常出現不約而同的契合,最後將一塊塊拼圖、一條條線索緊密結合……。

        這部作品有個地方讓我感覺不同,最後關頭看似拼湊了所有的證據,矛頭均指向同一個人,但「我們常只看到表相,卻無法從表相看見底下的連結」,因為我們總是選擇了想要相信的、接納只能承受的答案。即使發現表相並非事實,卻一直自欺欺人。但「眾人皆醉」還是有獨醒之人,也因此在主角瑟巴斯欽敏銳不放棄的努力下,揭發表象下最真的一面。

        作者在故事裡對於人事物都描述得極為詳細且深入,但就如黃國華在這本書的評論中所言,整個氛圍太過灰暗低落,缺少了一種樂觀正面的積極,讓讀者缺少了陽光般的激勵感,也算是一種另類的風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舞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