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藥丸 岳
出版社:高寶出版
【內容簡介】
「少年B被殺了。」刑警的一句話喚醒了檜山貴志幾乎封印的痛苦回憶。
四年前,三名年僅十三歲的少年在五個月大的女兒面前殺害了妻子,卻因為《少年法》的保護,讓他們不用曝光、不用進行公開審判,更不用入獄服刑!檜山所知的,僅僅是「妻子遭三名少年所殺」的可悲事實。沒想到,當時的少年B今天竟也成為某人的刀下亡魂!難道這是遲來的天譴嗎?
想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少年B為什麼會死在自己經營的咖啡店附近,而且還是在自己沒有不在場證明的時候?少年為何惹上殺機?和四年前的命案有沒有關係?矯正教育是否真的發揮作用,讓他們洗心革面?或者他們早已忘了自己曾殺過人,若無其事地過著每一天?
為了解開疑問,也為了洗刷自己的嫌疑,冒著讓平穩的生活再次崩毀的危險,檜山追尋起少年們的足跡。但自己究竟想聽到什麼答案?知道了真相,是否就真的能讓多年來壓抑在心中的傷痛和憤怒得到撫慰?
如果連法律都無法伸張應有的正義,
如果連真相都無從得知、
連一個可以具體發洩憤怒的對象都沒有,
遺忘、原諒或憎恨,站在哪一邊比較容易?
【讀後心得】
最近一連讀了好幾本日本著名小說,從道尾秀介的《影子》、譽田哲也的《草莓之夜:左右對稱》、赤井三尋《綁匪的女兒》,和藥丸岳的《天使之刃》,在這些作品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個不謀而合的共通點:作者們把主題著重在日本法律所出現的嚴重的弊端與漏洞,藉由精彩緊湊懸疑的推理故事呈現而出。
如果一本小說不只能提供讀者高度的娛樂效果,更可以引發社會大眾對於制度或規範產生省思、檢討和重視,那我覺得它早已發揮出文學影響最大的力量了。
藥丸岳的《天使之刃》即以日本當下的《刑法》、《少年法》為議題,理念著重未滿十四歲的少年犯罪以教育代替懲罰,並給予保護輔導。因此法庭審理過程均保密不公開,即使是受害者或家屬亦無法得知任何資料。法律相信,少年是可塑性極高的,未來將可以重回社會成為「更生」人。而故事就是從法律這樣的弊端開始展開……
其實如果套在震驚一時的北捷殺人事件當作故事背景假想體驗:
犯案者— 未滿十四歲的少年鄭結。
案由— 搭乘捷運時瘋狂拿刀砍殺乘客,導致數人傷亡。
判決— 落網後依據《刑法》第41條規定,因該少年未滿14歲所以無法追究刑事責任。裁決將少年移交少年觀護所,服刑完畢之少年,未來將視為未曾宣告受刑(完全不留下紀錄)。而且鄭結一切資料將受到法律保密與保護。
如果換成站在受害者或受害者的家屬立場思考,不知道自己被誰殺害或家人親屬受害於誰,在那種有如自認倒楣的感受之下,一切將情何以堪?所有的傷痛該選擇遺忘、原諒或是憎恨? 而這些犯罪的少年是否會仗恃者法律的保護而無悔改之心甚至更肆無忌憚的作案?服刑後是否就能完全改過而對社會無害?
當然,能獲得日本第51屆江戶川亂步大獎的作品《天使之刃》,故事絕非如此單調,如此單純。內容結構的扎實、人心深入的掌握、劇情意外的轉折,保證讓人大呼過癮,深深滿足閱讀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