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黃如一
出版社:亞洲文化出版
【故事簡介】
1.五代十國血腥暴亂的烽火,淬鍊強大宋朝的誕生。後周與北漢爆發高平之役展現趙匡胤過人的殺敵勇氣,逐漸嶄露頭角。
2.後周恭帝伐北漢與遼,發生陳橋驛兵變,趙匡胤篡位即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積極一統天下,內杯酒釋兵權,外取後蜀、攻南唐。
(成語燭影斧聲之謎)
3.宋太宗伐北漢,戰大遼。遼宋爭鋒燕雲十六州,終以「壇淵之盟」維持百年和平。此時端看遼國戰神耶律休哥與中國戰神李繼隆兩大將星擦出場場閃耀的火花,精彩至極。
4.宋的背叛與遼帝國的滅亡。金的出現與西夏的苟延殘喘。
【讀後心得】
記得閱讀與背誦高中歷史時,有兩個朝代總讓我深感悲憤和無奈,一是宋,二是清。腦海中這兩個朝代給人的印象總是和「積弱不振」畫上等號,內憂外患不斷,戰爭頻繁常以敗坐收,人民生活水深火熱,連皇帝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甚至離京遁逃偏安……。這種深刻印象在翻開《鐵血強宋》後有了極大的改觀。
作者也本著要反大家對宋朝一昧看衰的態度完成了這部作品,他透過客觀的歷史觀,蒐集正史野史各方史料,分析過程發展與結果,只想告訴大家:「宋朝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弱!」
歷史的「真相」,老實說非常容易受到「人」的左右影響,無論是古代紀錄史實的史官是否秉持公正的態度(最有名的是齊國太史記載「崔杼弒莊公」,崔杼則殺死太史。太史之弟再記載,崔杼又殺了他。太史小弟又記載,崔杼才放過了他。)或是編輯教材的少數人(尤其是執政政府的介入與主導),例如臺灣最近大家群起抗議教育部對高中歷史課綱的「微調」,修改過程是否合法?內容是否本於真實?學者的組成是否專業?一切都將深深影響著未來下一代對史實觀的正確判斷。為了避免造成主觀的誤解和狹隘的一偏觀,只能鼓勵大家多閱讀不同資料的來源與內容,也許會了解自己接觸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鐵血強宋》讓我見到宋朝的強勁,看到許多歷史英雄為國家國民的犧牲和努力。一場場令人拍案叫絕,鼓掌叫好的戰役,精彩至極、風雲變色、英雄盡出。看著中國沉著堅硬的步兵對抗遼國機動迅速的騎兵,猶如搭乘時光機倒流現場,勝負令人血脈僨張,呼吸急促。但這不是武俠小說,而是一齣齣血淋淋的歷史大戲。